感悟《活著》
靳 靜
終于讀完了余華的《活著》,心中仿佛壓了一塊石頭似的,沉甸甸的,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。想要發(fā)泄,卻好像拳頭打在棉花上一般。作者采用主人公徐福貴自述的方式,將其悲慘一生不急不慢地展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:年少富有時,貪圖美色且沉溺于賭博,導致傾家蕩產(chǎn),將自己的父親給氣死了;想要重新做人,可是為了給生病的母親請郎中,到了城里卻被國民黨抓了壯丁,差點死在了戰(zhàn)場上;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家里,母親早已過世,女兒鳳霞因為經(jīng)歷一場高燒留下后遺癥,成了聾啞人;人到中年,在縣城讀書的兒子有慶因為給難產(chǎn)大出血的縣長夫人獻血,被庸醫(yī)無情抽血過多而死;喪子之痛導致妻子的病情加重,臥床不起;落下殘疾的女兒終于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,可好景不長,死于產(chǎn)后大出血;妻子家珍再也經(jīng)不住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的打擊,不久去世;沒過幾年,歪頭女婿二喜也在一次工作事故中慘死;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,由于嘴饞,吃多了毛豆,腹脹而死。最后,孤孤零零的一個人與老牛相伴。靳 靜
《活著》,猶如一部時代更替與社會變遷史。在那個時代,像福貴這樣的悲慘遭遇的底層人民不計其數(shù),福貴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而已。從福貴的一生也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環(huán)境:從抗戰(zhàn)勝利,國共內(nèi)戰(zhàn),土地改革,人民公社,直至文化大革命。他的悲慘命運,不僅僅由于年輕時犯下的錯(因為這個錯,反倒救了自己一命,而得到財產(chǎn)的牛二當成欺壓百姓的地主給槍斃了),更多的是當時的背景之下,底層人物并沒有決定自己未命運的權(quán)力,亦或者說是時代發(fā)展必須付出的代價。歷史的洪流裹挾著一切向前流動,不能適應必將被埋沒,如何自處是每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,可是只有活下來一切也才能有希望。堅韌活下來的福貴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強者!
作者的文筆沉著而老練,一切的波瀾起伏都在其控制之中。所謂的悲劇,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。雖然故事很悲慘,但是作者并沒有將個人的情感加入其中,這也是作者讓人欽佩的地方。就如作者本人所說,“我在尋找的是真理,是一種排斥道德判斷的真理,作家的使命不是發(fā)泄,不是控訴或者揭露,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,這種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,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,對喜與惡一視同仁,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”。這種境界,就像古語所說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不將自己的好惡表現(xiàn)其中,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現(xiàn)實,因為它連接著過去和將來。
無論怎樣的一部悲劇,如果在震撼人心之余而沒有引發(fā)思考,不能引導讀者透過事件的本身去探究深層的東西,也就不能稱得上優(yōu)秀的作品。而《活著》顯然做到了這一點。生存還是毀滅,這是一個問題。數(shù)百年來,也沒有誰搞清楚這一哲學命題。作者通過福貴的悲慘一生,告訴人們:無論何時何地,境遇如何,有親人在就有活下去的勇氣和意義;即使親人全都不在了,為了他們的希望也應該好好活下去。
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,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著?;蛟S有生活的壓力,但是不會有能否活著的困擾。這個時代,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進而全面建設(shè)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強國的時代。這就意味著困擾中國數(shù)千年的底層勞動人民的生存問題,終將得到徹底的解決。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帶領(lǐng)下,人民的生活日漸美好,中國從貧窮落后日益走向繁榮富強。但是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先輩們所受的苦難,正是由于他們的犧牲和付出,祖國才能強大。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,讓昔日的苦難永不再發(fā)生,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!
生活是有尊嚴的,我們應該尊重生命。即使面對再多的苦難,也應該努力地繼續(xù)活著。